吴冠中:“画得像”是写真不是艺术


唯愿作品能抵得上牛肉

  我长期写生水田。有一次从水田中观望四周田埂线的组织,很入画。我脱掉鞋站在水田中构思,感到站着所见不如坐下所见更稠密,但水田里无法坐下, 情急中便蹲着画,一味追求感受,顾不上久蹲之累。一条水牛在我近旁来回耙田,我突然感到它的耕耘与我的工作同工同职。它一生只是耕耘,待老了,人吃它的肉,将其皮制革,它奉献了全部所有。我老了肉不能吃,是废物,唯愿一生的作品能抵得上牛肉。是肉是垃圾,正待专家们、大众们鉴评。


我的语言特点就是质朴、简单、深刻。往往把许多深刻的道理剖析的十分简练。

新中国成立后,当年“社会主义写实热潮”人民群众意识不到“形式美”“构成美”的重要性,我狠批现象,在官方形成“写实派”并不与之为伍,当时我回国被调任中央美院,中央美院院长徐悲鸿请客吃饭,由于艺术观念不和,我在回忆中写道,并没有与同是老乡的徐悲鸿有过多交谈,后来由于不是写实派,我在中央美院待的憋屈,自己跑到清华大学的建筑系下面教绘画,不是学画出身的建筑系同学,更能明白他所说的形式美、点线面等等。

艺术创新贵在交流
  只局限本民族这一个老爷爷的知识圈中创新,创不了今日之新,明日之新。
  海外留学很重要。当你留学后,就有比较,才知道我们传统的局限。我绝对不是反对传统,我们的传统也有好东西,但是,我觉得很多东西是糟粕。所以,任何文化都一定要交流。

前几年,我去过798,也悄悄去过宋庄。在宋庄,我看了几个画家,当然每个画家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人在努力钻研,有的人在投机,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不能一概而论。但总的讲,他们至少是民间的,比学院里的更接近人民,更接近泥土。我也是学院出身的,但我觉得我还在民间这支队伍里面,所以,后来我决定在798做展,而且我也想看看,我的作品普通百姓是不是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