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创新的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 用素描来夯实自己的艺术基础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1475-1564)以《大卫》《创世纪》等一系列艺术史上的璀璨作品而闻名于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他的雕塑作品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与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三杰”。

不久前,主题为“米开朗基罗:非凡的设计师和艺术家”( Michelangelo: Divine Draftsman and Designer)的展览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of Art)拉开帷幕。筹备此次展览耗时八年,是迄今为止关于米开朗基罗艺术作品的最大规模的回顾展。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此次汇集了来自包括卢浮宫、乌菲齐和阿尔贝提纳等在内的50家艺术机构及私人收藏的200余件艺术品,呈现这位艺术巨匠的133幅绘画、3座大理石雕塑、木质建筑模型,以及大量其他艺术家的相关作品。展览中的大部分作品为米开朗基罗的素描,在展厅中还安排了米开朗基罗当年所创作的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的复制品。此次展览用数量庞大的作品讲述了米开朗基罗非同凡响的艺术人生。

1、用素描来夯实自己的艺术基础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米开朗基罗的素描作品在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素描作品在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每位学艺者前进道路上不可绕过的一座高峰。

此次展览呈现了他大量的素描作品,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米开朗基罗是如何寻找创作的灵感、进行各种尝试的。素描是一种具有自传性特质的艺术表达方式,是艺术家的一种个人化的表达,同时也能传达出创作者的思考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通过素描我们就可以走进米开朗基罗创作的私人世界,甚至可以窥探他的思想根源。

在一些素描习作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他对人物形体的塑造,在人物边缘线的位置,经常会用起承转折的线条来表达出所画对象的形体结构。在一些手部或胳膊的习作中,经常会有一个或多个对同样局部位置的练习,这是他对形体结构的不断推敲。素描为我们呈现出一个近距离的、即兴的、生动的、不断尝试的米开朗基罗,仿佛五百年的历史在作品面前融化了:他的素描,从富有试验性的精心探索,到作为雕塑家的笔触强劲,很直观地为我们展现出了他在创作素描时的理性与热忱。他的素描作品呈现出了在绘画和雕塑作品中所没有的一种复杂甚至有时自我折磨式的情感与力量。

米开朗基罗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华的伟大艺术家,涉猎领域广泛。他在世时以”Disegno”著称。Disegno在意大利语中包含了素描和概念设计的意思,这个名词在文艺复兴时期被认为是所有艺术学科的基础。Disegno是米开朗基罗富有哲学性的艺术特质,他用自己的素描作品完美地诠释出了他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双手去完成作品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他会经常用素描把自己的创作过程和作品形象表现出来,以素描作为创作的依托,再通过具体的造型语言来实现自己的艺术作品创造。艺术都是共通的,而素描正是其多种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很多时候,他会在纸上尝试雕塑的想法,并在纸上探讨对绘画的研究。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他的素描为建筑设计作品提供了可实施的创作脚本。建筑的施工往往是个漫长的过程,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今在梵蒂冈)的大部分工程是在米开朗基罗过世后完成的,所以他在设计圣彼得大教堂时所绘制的素描和图纸就成为后续最终实现建筑顺利完工的关键性因素。

“我不能再读你的信了,因为你的笔迹让我头疼。”在他与外甥李奥纳多·博纳罗蒂的几封通信中曾经这样写道。他对于书信的笔迹也非常重视,时常会严厉地批评那些字写得不好的人。他很享受手在纸上工作的感觉,写字也是他重要的创作过程。米开朗基罗早年的手写字体富有哥特风格,大约在1500年之后,他将自己的字体做了彻底的改变,形成了非常优美的“人文主义风格”。从米开朗基罗优美的笔迹、特别是他所书写的诗歌中,可以感受到他在素描创作方面的天赋。

米开朗基罗在铅笔与纸的碰撞中探寻自己的艺术真谛,并用数量众多的素描作品夯实了自己的艺术基础,素描更是他剖析结构、塑造形象、表现创意的最快速、最便捷的途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的米开朗基罗素描作品

2、巨大的挑战成就不朽名作

米开朗基罗一生对自己的作品都有着严格的要求,秉持着每一件作品都要为流传后世来创作的理念。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又名《创世纪》)创作用了4年的时间,米开朗基罗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面临巨大场地挑战。

连续4年多的时间仰着头、举着胳膊,在18米高的西斯廷教堂顶部作画,当时正值壮年,面对超过身体承受能力的项目,他用顽强的毅力和超人的才华完成了这件旷世名作。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项目是米开朗基罗在智力、艺术和体力上的完美凝聚。为了专心完成这幅巨大作品,米开朗基罗把自己关在西斯廷教堂整整4年多,拒绝外界的一切探视,从他踩的架子到平时用的颜料,几乎都是独自准备完成的。他每天在18米高的地方,独自一人拿着画笔,一笔一笔地画满了500平方米的空间。在完成这件杰作之后,米开朗基罗得了严重的颈椎病和眼疾,看信都得仰着脖子看。但正是这样一种超高的作画难度和精妙的构思,也使得他的艺术成就至今无人能超越。

伟大作品的背后往往是巨大的付出,他在壁画创作过半时所写的信笺中,曾经表达了对自己信心的丧失。或许像很多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一样,他们总是有一些自我怀疑的时刻,但这种自我怀疑也为其最终完成作品提供了能量。

3、两位巨匠的艺坛“斗法”

当年近50岁的达·芬奇完成了巨作《最后的晚餐》时,已经是名满欧洲的艺术界巨星。而此时年仅24岁的米开朗基罗刚刚凭借《哀悼基督》在罗马城小有成就,就在这一年他骑着小毛驴来到达·芬奇所在的佛罗伦萨。

米开朗基罗与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的两位艺术巨匠,他们两人艺术造诣都非常高。达·芬奇比米开朗基罗年长26岁,在很多方面两人在艺术创作和为人性格方面截然相反。身为雕塑家的米开朗基罗喜欢在大理石上雕刻的过程,而达·芬奇总是嘲笑雕塑是非常机械呆板的艺术,一做往往就是满身大汗,满身大理石灰,活像个烤面包的师傅。相较之下,达·芬奇觉得绘画比雕塑更优越,画家拥有表达自我的自由性,因为绘画不需要像雕塑这样特殊的物理性。

可以说,达·芬奇是个更随心所欲的人,他总是很难在委托作品截止日期前完成创作,同时喜欢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探索,一旦某个作品令他满意,他就马上开始下一件事情。他是富有自由精神的发明家,把精力放在不同的事情上、很多创作难以收尾。达·芬奇的好几个资助人对此非常失望,因为他未完成的作品实在太多了。相反米开朗基罗在许多方面更为执着,对他而言,很多接受委托的项目必须高质量地去完成。他也有一批未完成的作品,主要是大理石雕塑。大理石的雕刻是非常耗时的工作,因此这些作品的未完成多半与大理石雕刻的技术复杂性有关,也有一些是资助人取消了项目。

两位大师在有生之年,也曾通过艺术作品一比高下。传说最为有名的一次是在1504年的“世纪之战”。当时佛罗伦萨的市政大厅维齐奥宫刚刚落成,里面有一座可供500人开会的大厅。当时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被委托在大厅相对的两个墙壁上创作壁画,达·芬奇受委托画的内容是“安吉里之战”(the Battle of Anghiari),米开朗基罗受委托画“卡辛那之战”(the Battle of Cascina)。达·芬奇画的是士兵骑在马上激烈厮杀的场面,人物关系紧张,士兵骑着战马胶着地混战,画面充斥着士兵的喊杀声与战马的嘶鸣声。他凭借自己极高的科学素养把人和动物的关节、肌肉画得非常精确,并且生动地融入到了自己整个的作品中。米开朗基罗则完全相反,他不是直接表现战争的激烈。他表现的是战争打响前五分钟战士们紧急出战这样戏剧性的一幕:一群士兵正在河中洗澡,突然有敌人杀过来,有的战士慌忙上马,有的战士慌忙穿衣服,有的战士在河里挣扎。米开朗基罗抓取的是一个个戏剧冲突的瞬间,就像话剧一样,每个人都有角色安排、有故事、有张力。别出心裁的构图、生动的人物形象、紧张的戏剧性场景,使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不逊于达·芬奇。从两位大师的“斗法”过程我们不难看出,米开朗基罗的艺术成就多归功于他的专注。经过这场比拼,米开朗基罗的地位就已经和这位比他大26岁的大师达·芬奇平起平坐了。

米开朗基罗通过素描把绘画中的形体结构研究得非常精准,从他的素描、雕塑及壁画作品中不难发现对形体结构语言的提炼和总结水平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这是他能够创造出充满力量感、体积感的宏伟艺术形象的坚实根基。他所绘制的人体素描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作品而存在的,他把强调形体结构当作研究造型的手段,形象的创造是对生命的思考与想象,这些研究成果对后世艺术家创作实践以及素描教学都产生深远影响。

他的作品中强化了艺术生产过程中创作者的主体性,使创作主体最大限度地从赞助关系中解放出来,并最终以独立的人格和自由意志在绘画、雕塑、建筑三门艺术领域树立了不可逾越的丰碑,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践行者。而他的雕塑作品在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雕塑形式的同时,对归纳与整合方面做出了突破,他的雕塑更善于抓住作品的动态,其形体面貌往往都是为了从视觉上强化空间动态关系而存在的,而这种对空间动态的强化使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具有一种生命运动的力量。同时,与后世巴洛克雕塑华丽的形式所形成的繁复的外轮廓相比,米开朗基罗雕塑的外形显得更为规整和节制,从而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似乎在外力压制下的形态,而这种制约的力量使他雕塑作品的生命力更加强烈。

作为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的寿命很长(去世时近89岁)。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他不断地进行创新,避免重复自己。这是他个性的一部分,他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的局面,对米开朗基罗而言,不去创作比接受这些挑战更痛苦。他似乎总是不断地进行艺术构思,或者进行富有创造力的想象。在7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他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坎坷,留存于世的作品都具有磅礴的气势和悲壮的艺术效果。在他的一生中,不管是使用哪种艺术形式,都体现出了他在艺术领域对这个世界的巨大贡献。

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采取删除等措施。

第三届亚太少儿书画大赛火热征稿中,快来参加吧!详情请点击赛事征集

(少儿书画赛事网丨少儿书画大赛丨少儿绘画比赛丨少儿美术大赛www.apya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