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彧君/ 潘娜潘·尤蔓妮:延时


陈彧君  /  潘娜潘·尤蔓妮

延     时 

开幕 Opening:2018.5.12, 4pm

2018.5.12—6.30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北京第一空间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将于 2018 年 5 月 12 日下午 4 点,在北京第一空间推出中国艺术家陈彧君和泰国艺术家潘娜潘·尤蔓妮 (Pannaphan Yodmanee) 的双人展《延时》。展览包括一系列综合材料、绘画、拼贴和装置等作品。

陈彧君1976年出生于福建莆田,199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并留校任教,现生活工作于上海。陈彧君多次在国内外美术馆和机构举办个展,作品被香港 M+美术馆,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韩国阿拉里奥美术馆,龙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法国 DSL 基金会等国内外机构收藏。

陈彧君&陈彧凡《木兰溪-厝》,佩塔提科瓦美术馆,佩塔提科瓦,以色列,2017

陈彧君《亚洲地图系列》,莱比锡棉厂艺术区国际双年展,莱比锡,德国,2013

陈彧君《相似物系列》,龙美术馆,上海,中国,2014

陈彧君的作品通过艺术实践呈现个人生活、地域空间、时间的研究与探讨,往往具备特定的场域特征。本次展出的《亚洲地图》拼贴系列,起源于陈彧君南方沿海的家乡所特有的文化背景。无论是周边马来和印尼等诸多东南亚侨民的生活,还是具有伊斯兰教典型美学特征的马赛克,以及马赛克形成的不断裂变、无始无终的镜像所隐含的宗教气质,都是陈彧君《亚洲地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陈彧君《亚洲地图 NO.14-1500319》,纸本综合拼贴,240 × 120 cm,2014-2015

其装置作品《临时建筑》也从一种虚拟的结构主义的样式,投射出艺术家头脑中的宗教意象。从一个幼年村庄所具体固有的生活方面,推移至对东南亚地区整体的宗教、文化、政治、生活的综合性考量和研究,陈彧君作品的核心,关乎多方面跨文化的抽象性美学和宗教体验。

陈彧君《亚洲地图 NO.171013》,纸本综合拼贴、绢面,244.5 × 126.5 cm,2017

潘娜潘·尤蔓妮生于1988年,是泰国备受瞩目的新锐艺术家。2015年潘娜潘的作品参展伦敦萨奇画廊的“泰之眼”,随后又在曼谷文化艺术中心展出。2016年潘娜潘获得国际著名的 The Benesse Prize(贝尼塞奖)。担任评委会主席的 Akiko Miki 对其称赞:“她借用佛教与宇宙论,及天然材料和人工技术,其绘画、雕塑和建筑作品创造出了独特的、令人惊叹的景观,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微观与宏观的现实和幻象。”贝尼塞奖的过往获得者包括蔡国强、Olafur Eliasson、Janet Cardiff 及 George Bures Miller 等重要艺术家。

潘娜潘作品《余波》,2016新加坡双年展,新加坡,2016

潘娜潘作品参展“泰之眼”(局部),萨奇画廊,伦敦,英国,2015

与陈彧君的抽象拼贴相对,潘娜潘·尤蔓妮的艺术作品以更加具象的形式,塑造出伴随其成长的文化和宗教情境。潘娜潘·尤蔓妮幼年时经常在庙宇的墙壁上绘画,此样对于材料的记忆一直伴随着她后来在诸多建筑的遗留物上进行创作。潘娜潘·尤蔓妮的作品多以岩石和矿物等自然界物质作为载体,并借助于佛教与建筑元素,以传达其对古代佛教宇宙学与现代社会的交叉点的考量。潘娜潘·尤蔓妮在新材料上所实践的关于现代与传统之间的语境转换,建构出超越宗教精神和普世价值的空间主题,将传统东南亚艺术转变成为一种具有当代性议题的沉思,这也成为潘娜潘·尤蔓妮创作的独特特征。

潘娜潘作品参展“泰之眼”,曼谷当代艺术馆(BACC),曼谷,泰国,2016

潘娜潘《预言》,参展由巫鸿策划的“天人之际II:上海星空”,装置、绘画、综合材料,370 × 1300 cm,余德耀美术馆,上海,中国,2015

潘娜潘《时间》系列,综合材料,2015



潘娜潘《时间》系列,综合材料,30 × 30 cm,2016

无论是陈彧君还是潘娜潘·尤蔓妮的作品,都呈现出相通的对于地域、文化和宗教的多层次链接和想象。两位艺术家借助于现实世界和生活记忆的切片,探讨了在文明持续迁移的背景下,个人认同、群体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改变,在展厅共同延展出一部跨越时间和空间情境的亚洲编年史。

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采取删除等措施。

第三届亚太少儿书画大赛火热征稿中,快来参加吧!详情请点击赛事征集

(少儿书画赛事网丨少儿书画大赛丨少儿绘画比赛丨少儿美术大赛www.apya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