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教育对接的样本

  杭州,柏林,在地球的东西两方,相距万里,海阔天遥。然而,有这样一群艺术学子,他们在两年半的学习中,两年时间在杭州西子湖畔的中国美院完成,半年的时间则需要远赴德国,毕业之后获得的是柏林艺术大学的艺术硕士学位。在中国美院考试、学习、答辩,最后获得柏林艺术大学的学位,这是国内中外高等美术教育合作办学的一个新实验。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教育遭遇,在受制于不同国度文化、国情、校情、人情以及教育模式、法规等等方面差异局限的情况下,这个新实验的成果如何?其教学是如何实现和操作的?它与中国的美术学硕士培养有何异同?这一系列的问题,即将迎来一次全面的展示、检阅和探讨。本报记者深入采访了这一项目5年来的发展情况。(少儿美术大赛、少儿书画大赛、少年书画比赛www.apyaa.cn)

  德国题目如何作中国式思考:由好奇开始的实验(少儿美术大赛、少儿书画大赛、少年书画比赛www.apyaa.cn)

  3月28日,中国美术学院中德美术学硕士项目将举办5周年庆典,包括“往届毕业生新作展”、“2012届毕业生作品展及现场毕业答辩”、“在校学生优秀作品展”、“中德美术学硕士项目教学研讨会”、“中德美术学硕士项目国际化产学研基地揭牌”在内的一系列活动,将在中国美院美术馆等处接踵举行。(少儿美术大赛、少儿书画大赛、少年书画比赛www.apyaa.cn)

  “在西方,德国教育方式是很有特色的,强调理智、逻辑,注重哲学的思考,这对中国来说,是可参考、要学习的东西。对于柏林艺术大学来说,他们感兴趣的是,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下,如果他们把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方式植入到中国的教育体系中,结果会是怎样的,他们是非常好奇的。一个文化和教育体系对接另一个文化和教育体系,最后能产生什么样的人才类型,这都是双方好奇的。“我很在意,当一群学生做‘跨文化’、‘跨国界’、‘跨学科’、‘跨专业’的思考时,我们的反应是什么?我们能不能适应他们这样的一种用德语来教学的方式?这个也是我们期待的。”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宋建明以这样的话,说起中国美术学院与柏林艺术大学合作举办的美术学硕士教育项目的初衷。在这样的思考下,宋建明教授对德国方面的要求是:不希望他们把德国现有的课堂上的某些东西,拿来训练中国学生,他希望他们拿当前的和他们正在思考的课题,拿到中国来,跟学生见面,学生通过他们的题目,作中国式的思考。他说:“最后产生的结果对他们也是有参考意义。”(少儿美术大赛、少儿书画大赛、少年书画比赛www.apyaa.cn)

  的确,任何合作,追求的目标都是“双赢”。对于中德合作的美术学硕士项目来说,双赢就是教学界面上有新的成果。对于中国美院来说,在校园里发生的“德国教育”,过程、方法对于中国美院的教育一定有启示、借鉴的意义,为学院教学研究与改革提供比较对象。而对柏林艺术大学来说同样如此。中德美术学硕士项目的考试委员会主席、设计专业教授埃贡·斯迈梯斯(EGON CHEMAITIS)认为:在所有的同学都掌握基本的教学内容后,在此情况下产生一个特殊的个性、特殊的艺术家、设计师的角度和位置,这是我们非常重视的。因为技术每个人都能掌握,但是不是所有掌握技术的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设计师的。”这就对柏林艺术大学的教育提供了新的经验。(少儿美术大赛、少儿书画大赛、少年书画比赛www.apyaa.cn)

  对于学生来说,除了习惯“中国式教育”外,还将直观零距离地在中国遇到“德国式教育”,无疑,他们会有新的收获。宋建明说:“未来肯定能产生一批新的不同的人才。事实上也是收获了一批我们期待的教育成果和人才类型。”(少儿美术大赛、少儿书画大赛、少年书画比赛www.apyaa.cn)

  跨文化的教育

  由考试方式变革开始的探索(少儿美术大赛、少儿书画大赛、少年书画比赛www.apyaa.cn)

  “他们的入学考试非常有意思,完全不同于中国的招生考试。” 中国美院外事处处长兼中德项目部主任杨修憬女士介绍说。不论什么专业,都是面临同样的考试题目。考试的时候会出3到4道题,考试两天,由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题目,3选2或4选3回答。尤其可能会令很多中国学生“兴奋”的是,这个硕士“入学考试”完全打破了我们想象中的考试模式:考试时只要不交谈、不带任何参考资料进去、不用在电脑上事先做好东西,考生可以在这中间随时出去买材料、查资料甚至是跟外面的人讨论……但最后都必须回到位置上自己独立完成考试题目。(少儿美术大赛、少儿书画大赛、少年书画比赛www.apyaa.cn)

  对于许多中国学生来说,这样的考试可谓是别开生面,甚至是惊世骇俗。但其题目却足以让人目瞪口呆:比如,第一年的考题是这样的:1.一座桥工程师在建造时对接错位了,使得桥的两头错落在不同的水平线上,问:怎么办?2.你想象你是一只苍蝇,你看到了什么?3.你是不是能够想出一个方法,使得5个水果能够离地0.5米,悬在空中?4.一个院子、一堵墙、一个大门,你会认为门后有什么?5、用作品体现一段诗歌……

  对于许多考生来说,如果说碰到这样的考试方式还觉得不错,那么,看到这些题目,首先的反应就是:“懵了”。因为,以往的许多知识储备似乎完全用不上。中德美术学硕士项目首届毕业生、现任教于浙江树人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程茵,清晰地记得当年的考题:给你一张铅画纸,你要把一块画板支撑起来,至少要1米高,方式和手段自选。不相信,或者是坚信其中有深意,这是许多参加考试的学生的第一反应。程茵说:“这个题目说简单也蛮简单的,但是当时我想他是不是有别的用意。其实是我们想得太多了,他们的要求其实是很纯粹的,就是只要做一个支架能撑起画板就可以了。但老师会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是怎么思考的。“我是用铅画纸做了3个三角形的东西,把画板放在上面。他问我的时候,我就说,三角形是最稳固的,那么3个三角形的话就更稳固了,其实老师所问的问题,就是为了看看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埃贡·斯迈梯斯教授还提到:整个评档标准是根据现场情况来确定,作为考试委员会主席,他知道柏林的标准,但他同时也知道在目前中国的状况下,共同合作培养下的特殊标准,因为这个特殊标准是没有人确定,只有他们现场确定。

  的确,这样的考题,就是“引发同学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思维创造力。” 正是通过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的变革,在考试的时候就引导学生认识到,即将开始的将是与众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模式:跨文化背景。

  宽进严出多“动手”(少儿美术大赛、少儿书画大赛、少年书画比赛www.apyaa.cn)

  从教学到实践的改变(少儿美术大赛、少儿书画大赛、少年书画比赛www.apyaa.cn)

  外事处长杨修憬女士说,这个国际教育新模式的探索已经有5周年了,她自身最大的感受就是:别说是跨文化的项目,就拿身边的人来说,相互理解也是不容易的。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获得社会的“认同”,对受教育者,在东西方文化的认同基础上,对于学习过程的认同乃至享受。就现在中国的社会和高等教育体系、现状来说,长久以来形成的“严进宽出”状态是一大特色。根据某些高校近些年的实践来看,“宽进严出”显然在中国有些“水土不服”,因为,这涉及到社会诚信、教育成果等等众多问题。而德国的思维模式是严谨、精确,也就导致艺术教育的思维相对严厉很多,对于学生的要求一直都是很高,有些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宽进严出”的教学成为中德美术学硕士项目的选择。宋建明副院长认为,“我们在尝试一种‘宽进严出’的教育模式,这一次也是一次探索。”

  因为“宽进严出”,所以导致毕业学生无法轻易拿到文凭。杨修憬女士介绍说:2006年、2007年、2008年3年共招生120人,迄今为止,拿到学位证的只有97人,其余的还需努力。

  教学注重思辩、注重动手能力,这是中德美术学项目的一个特色,也是延续了德国高等教育的传统。埃贡·斯迈梯斯教授认为:作为进行艺术实践的人,动手的能力一定要非常强。他说:“比如我是画家,我必须知道怎样使用颜色;我是建筑师,我必须要知道结构是怎么回事;我是平面设计师,我要知道字型的安排,这些都是属于技术型的问题,必须要动手掌握。所以实践性很高的设计师动手方面的能力要非常强。”第一届毕业生程茵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因为当时高校教师已经基本处于比较饱和的状态,当她找到浙江树人大学以后,在实习期间教学一门做模型的设计课,因为出色的动手能力,获得校方认同。据杨修憬女士介绍,中国美术学院中德美术学硕士项目,自2006年9月正式开办,迄今为止共培养97名毕业生,其中,50%的学生成为全国各地的高校教师,近20%的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7%以上,其余的成为了职业艺术家,有人已与国外画廊签约。

  在总结5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未来中国美院还将与德国其他院校合作开设交互设计、高端纺织品设计、首饰珠宝设计等专业,并在富阳的圣泓工业园区启动一个中德硕士项目国际化产学研基地,以期能实现在学校里完成专业学习后,能在基地里继续进行后续研发和技术推广,这是中德合作办学未来推进的方向。

  “黄酒有了红酒味”

  从眼界与思维开始的转变

  “学生的学习,他们不在德国,其实也不真正在中国,是在两界之中。这是真正代表未来教育国际化的风向的。”这埃贡·斯迈梯斯教授这样说,“在这5年中,我们还是看到他们有发展。第一届我们招进来的中国学生,就能很明显地看到他们跟德方学生的区别,现在招进来的中国年轻人,从衣着打扮到态度、交往、眼神各方面,跟德国的学生越来越接近。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发展相当快。第一届的学生还是很有‘黄酒味’,现在他们也有了‘红酒味’,我们却反而变成了有一些‘黄酒味’。”

  “在两年多的学习中,我感触比较深的是,对待一个东西要非常理性地去分析,而不是凭感觉去做。不管做什么,都要问一个为什么,要有根据。”作为毕业生的程茵这样说道,“这甚至成了我的习惯,我常问学生,你为什么要这么做,那些学生经常是答不上来的。可是当我问多了以后,他们也就会开始慢慢思考这个‘为什么’,做一个建筑,100人可能就有100种想法,如何才能做一个比较好的建筑呢?这就需要有理性的分析,要有舍弃,不能全都要。”

  而这种能力,也正是中德美术学硕士项目培养的目标。“不是说中国式的诗意表达不如西方的理性表达,只是说,如果我们要进入到一个国际的语境,你首先要考虑使用双方共同能理解的语言,甚至要创造一种国际化的‘未来语言’。从理想的角度来看,这个项目是结合中国的实际状况与现实需要的。如果一个学生独自到国外留学几年,了解较多的是国外的一套东西,有些知识、理念体系可能不适合国内高速发展的中国现实,回国后他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甚至适应不了又出去;如果你在国内拿个硕士文凭,你可能缺少对国际化的了解。对当代许多国际关注的前沿理念、技术不清楚,这一教学项目的优势正是跨在两端。”杨修憬女士如是说。

  中德学院平面设计专业一年级新生徐建就是看中了“不和中国脱节,同时又实现和国际接轨”这一点。作为一个毕业8年之后又重回校园的创业者,他阐释了自己选择的原因:“一是因为可以出国短期学习,满足了国际化视野的部分追求,尤其是可以获得理论之外的实践经验和能力。中德项目提供我们很多实战的课题,比方说交互设计,这个课题在国内几乎是没有的,因为我们国内的一些老师还是教不了这个东西的;第二,可以获得一张硕士研究生的文凭,这是工作岗位需要的;第三,因为不脱离中国的本土,还可以顾及到我自己的公司。”所以,中德美术学硕士项目的学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类是应届考生;一类则是毕业很多年又来深造的。

  杨修憬女士认为,近些年来,随着海外留学的热潮,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回国。这些学生在国外,首先要过语言、交流关,可能去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融入课堂教学,融入国外文化环境很难,有时完全没有融入的可能,处于“好看——看完——回来”这样一种状态。“中德合作项目可以弥补这个缺陷。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虽然在5个学期的学习当中,学生去德国的时间只有一个学期,但是德国的老师每年有5个月在中国美院上课,还会有很多德国的交流学生会到项目里来,这就保证了与德国教育的衔接。另一方面,因为人本身在国内,学生可以保证不脱离中国环境。这样,在他的学习中,就会不断地修正两种文化间的差异,而德国老师也会注意到怎么去适应新的教学。所有这些,与单纯的在国内学习或留学国外,是完全不同的。杨修憬发现,学生们在前3个学期的时候还是比较封闭、稚嫩的,到第4个学期从德国学习回来后,状态、举止、表达,常常会有一个飞跃:人变得更自信,也不再随便信口开河,在阐述观点的时候会注意到要有依据,有逻辑,观点才能站得住。

  埃贡·斯迈梯斯教授提到:在双方都没有实际经验的情况下,他对学生的成绩是比较满意的,当然,也有一些学生比较弱。杨修憬女士也认识到:“这个项目开办到现在,也还只是有一种新的探索,不能说我们没有缺陷,缺陷也还是有的。”比如说,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与理论吸收等等问题。再比如,项目的学生毕业时必须通过德语中级考试与毕业答辩,而毕业答辩所要求的德文写作部分相当不易。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入学前从未学过德语,但学习德国艺术教育的思想和方法,不掌握德语的表达方式又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这样一种模式可能我们只能说是代表未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方向之一”。我们一直在讲“国际化”,但真正“国际化”到什么程度,特别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如何既积极借鉴西方先进的教学模式,又如何与中国的社会现实结合得比较好。虽然在这个项目中我们还是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探索各种可能性,为我们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开拓进取。(少儿美术大赛、少儿书画大赛、少年书画比赛www.apya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