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1700-1980)”在上海博物馆拉开帷幕

近日,上海博物馆又一集聚经典名作的大展——“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1700-1980)”正式开始在上海博物馆第二展厅布展。

展览日期:2018年4月27日至 8月5日9:00 – 17:00,16:00后停止入场免费开放(每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上海博物馆第二展厅

主办: 英国泰特不列颠美术馆

主办: 上海博物馆

据悉,英国风景绘画是十八世纪中期至十九世纪中后期英国美术流派之一,其历史长达三百多年。起初,风景绘画所扮演的角色只是在肖像画中充当背景,且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一些荷兰风景画家的启迪。真正使英国风景绘画摆脱荷兰、法国或意大利绘画影响而走上自己独立道路的人是康斯太勃尔和透纳。到了二十世纪,英国风景绘画艺术仍然在不断创新,如今其依然被视为对英国视觉艺术做出了最大的贡献。此次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从馆内绘画收藏中精心挑选出70余件作品,分五个部分,将集中向观众展示十八、十九世纪的一些知名风景画家(如庚斯博罗、透纳、康斯太勃尔、吉尔丁、科曾斯父子等)、拉斐尔前派(约翰 埃弗里特 米莱斯)和印象派画家,另外还有一些二十世纪超现实主义、先锋现代主义画家的作品(如保罗·纳什、莱昂·科索夫、理查德·朗等),以期全面展示十八至二十世纪英国风景绘画发展历程。

英国泰特不列颠美术馆(Tate Britain)位于伦敦的米尔班克(Millbank),是一座典藏在建筑里的英国艺术史,也是英国泰特四座美术馆最早的展馆,于1897年由亨利 泰特爵士创立,起初主要收藏亨利·泰特爵士赠送给国家的十九世纪英国绘画和雕塑,以及一些从国家美术馆转移而来的绘画。当代的艺术收藏品现在也已被该馆列入了收藏范围。如今,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以收藏和展示十五世纪迄今的英国绘画和各国现代艺术著称,其收藏的透纳作品,基本可算是世界上最完整的。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作品,布面油画

约翰·康斯太勃尔(1776-1837),布面油画

《有彩虹的风景》,扬·希勃瑞兹,布面油画,81.9×102.9cm,1690年

《布鲁克·布思比爵士画像》,约瑟夫·莱特, 布面油画,148.6×207.6cm,1781年

 《格里松山的雪崩》,威廉·透纳, 布面油画,90×120cm,1810年

《庞贝和赫库兰库姆的毁灭》,约翰·马丁,布面油画,161.6×253cm,1822年

《梦中的风景》,保罗·纳什,布面油画,67.9 ×101.6cm,1936-1938年

《白马河谷》,埃里克•拉斐留斯,纸本铅笔水彩,45.1×32.4cm,约1939年

《大熊座的起源》,弗兰克•奥尔巴赫,木板油画,114.6 x 140.2cm,1967-1968年

《行走一百英里》,理查德·朗,板上石墨地图、打字文件、摄影、印刷商标,21.6×48.3cm,1971-1972年

《英国橡树》,斯蒂芬•麦肯纳,布面油画,200×150cm,1981年


展品选择与展览理念

自16世纪以来“风景”就是英国文化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在18世纪则成为视觉文化的一个主题。泰特美术馆馆藏涉及到英国风景艺术的方方面面以及各种形式:从油画、水彩、素描到印刷品、摄影和雕塑。在如此浩如烟海的藏品中,挑选出不到100件展品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次展览所选风景艺术跨度广泛,涉及地景画、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印象派、超现实主义和抽象艺术,旨在让观众了解1700年以来传统英国风景画创作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直至20世纪后期乃至当下的创新,试图呈现一个生动又有说服力的英国风景艺术历史。

人—自然—风景画

英国人相信,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独特的精神属性,也正是这种信念,令英国风景画传统经久不衰。透纳认为这种精神性内涵处处皆是,他的这种想法可能来源于认为意大利风景中藏有地下神灵和超自然力量的想法;康斯太勃尔则在他亲近的索福克风景中以一种十分具有宗教性的方式给出了他的解释;今天,理查德·朗在风景中看到了自然永恒的力量,这力量塑造了他自己以及人类的整体命运。他们都认为风景画正是反映了人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游历与交流

在展览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看到其他国家、地区对英国绘画的影响:荷兰的风景画影响了庚斯博罗和康斯太勃尔;意大利的画风则影响了威尔森和透纳。法国印象派一方面是受到英国外光写生的影响而诞生的,另一方面又反过来影响了萨金特和斯蒂尔。惠斯勒对日本绘画的热爱深深影响了19世纪的风景画创作。20世纪的英国画家也积极与超现实主义、抽象绘画和观念艺术进行互动。

英国人游历广泛,这是随着帝国的发展自然而然产生的现象。法国和意大利是18世纪热门的旅行目的地,19世纪人们前往更远的地方,如中东地区和印度。进入20世纪的艺术家如理查德·朗,则会环游世界去进行艺术创作。

此外,还有一些并非出生于英国的艺术家如希伯瑞兹、卢泰尔堡、惠斯勒,展览主要呈现了他们在英国时期所创作的作品。

摄影vs绘画:风景的不同呈现

风景画和风景摄影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特点,都曾为艺术史贡献过伟大的作品。我们过去倾向于认为摄影是一种比绘画更具“模仿性”、更客观的艺术形式。然而,实际上摄影也是一种或多或少主观的艺术。毕竟相机的使用者也在选择着主题、角度、拍摄时间、天气情况、快门速度和后期制作,这些因素都影响着风景最终呈现出来的样子。

不过,相对而言,绘画比摄影需要更多情感的投入,约翰·康斯太勃尔曾说“画画于我而言,是情感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艺术家对待某地的强烈情感在笔刷下更能体现。诚如20世纪伟大的艺术评论家赫伯特· 瑞德所说,在摄影作品中艺术家较难体现景象的现场气氛,即“当地无形的地域精神”,而这往往又是我们在风景艺术中最在意的一点。

中英风景画异同

中国人和英国人都对风景画有着特别的喜爱。在主题和绘画技巧上,这两个文化享有相同点但也存在不同的地方。

中国风景画经常以宣纸/绢上水墨画的形式来体现,它与中国书法、哲学联系更为紧密。在英国风景画中,尽管水彩画盛行一时,但是更为受之尊敬的绘画形式是布面油画/木板油画。

就主题而言,中国风景往往是想象出来的,是远离世俗的世外桃源。英国传统中也有对理想风景的描绘,特别是那些“古典的”或者田园牧歌的景象。然而,英国风景画对现实的重视是超过对理想风景的描绘。

欣赏风景时的体验在两国也不尽相同。中国风景画经常以手卷或者立轴的形式出现,而英国风景画则注重于欧洲传统上的透视。

很多19世纪后期的英国艺术家,同法国印象派画家一样,深受日本版画启发,而体现中英风景画联系的历史线索却十分有限。不过通过比较,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其中的联系。比如,本次展出的18世纪末期英国画家亚历山大· 科曾斯作品,他的印迹法看起来和中国风景画的技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体现了强烈的书法特点。


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采取删除等措施。

第三届亚太少儿书画大赛火热征稿中,快来参加吧!详情请点击赛事征集

(少儿书画赛事网丨少儿书画大赛丨少儿绘画比赛丨少儿美术大赛www.apya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