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忆所”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

2018年4月24日,法国著名艺术家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展“忆所(Storage Memory)”于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式开幕。该展览是法国驻华大使馆主办、法国对外文化教育局和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支持的2018年“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活动之一,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陌生风景”展览同时开幕,双展汇聚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共同开启2018年“中法文化之春”的篇章。

作为法国艺术家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展 “忆所”展出了艺术家波尔坦斯基自80年代以来创作的30件/组作品,其中包括他近年创作的两件巨型作品《无人》和《机遇》,以及艺术家为PSA高达165米的烟囱特别创作的新委任作品。特别项目《心之档案》邀请观众参与,刻录下自己的心跳之声。本次展览于2018年4月25日至2018年7月8日对公众开放参观。

开幕活动由双展发布会拉开了帷幕。当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女士、艺术家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先生以及展览策展人让-于贝尔·马尔丹(Jean-Hubert Martin)先生共同出席了“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忆所”的媒体发布会。

龚彦表示“忆所”( Storage Memory)这个名字,具有双关的含义。“Storage ”拥有一种蓄电的感觉,此次展览与“陌生风景”共同激发了电厂的能量,唤醒了许多回忆。而当观众们走进展览后,他们也将成为记忆的一部分,重新演绎这场展览。

波尔坦斯基认为本次展览虽然是一个回顾展览,但是也是一个全新的作品。他希望中国的观众走进展览,发现自我。波尔坦斯基始终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保存人类的记忆。而其作品中所使用的衣服、图片与肖像,皆体现了每个个体独一无二的记忆。


让-于贝尔·马尔丹则说道,波尔坦斯基的创作总是围绕着普世性的问题,思考人类的命运。他的作品体现了每个个体独一无二的特性,所以每个来到此次展览的观众,可以邂逅个体与共同体的对话,并将自己投射至作品之中。

“忆所”展览起源于龚彦女士与策展人马尔丹先生三年前在PSA电梯里的一段对话。2015年,让-于贝尔·马尔丹(Jean-Hubert Martin)作为策展人,在PSA举行了“卡巴科夫:理想之城”展览。在布展结束后,龚彦女士在电梯里与马尔丹先生讨论起了PSA的下一场展览,她说:“我很想做一个法国艺术家的展览,他与卡巴科夫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他们都喜欢躲在背后,都是非常好的讲故事的人。”重新唤起PSA所在的空间记忆——空间、记忆与个体生命的不在场——想到这些,两人笑了起来,一个艺术家的名字让他们在电梯里同时说出——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

他是一位擅长借助日常物件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展厅中的近十吨衣服、上百个婴儿和老人的面部照片以及回响着的成千上万人的心跳频率,都是波尔坦斯基认为承载了个人生活经验和群体历史的一方“忆所”。

双展开幕式在PSA的五楼平台举行,参与开幕式的嘉宾包括了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罗毅先生、法国驻华大使黎想(Jean-Maurice Ripert)先生、龚彦女士、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先生、让-于贝尔·马尔丹先生及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馆长埃尔维·尚戴斯先生等人。


参展作品

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采取删除等措施。

第三届亚太少儿书画大赛火热征稿中,快来参加吧!详情请点击赛事征集

(少儿书画赛事网丨少儿书画大赛丨少儿绘画比赛丨少儿美术大赛www.apyaa.cn)